美篇吧 >工作计划

《小小手》教案8篇

编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在开始教学任务之前,充分准备好教案是必要的,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小手》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小手》教案8篇

《小小手》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

2、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小手图片展——小手做事的各种图片。

2、谜语、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重点: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四、活动难点:

了解双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五、活动内容

(一)开始活动

1、猜谜,说说小手。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2、教师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你用的是哪个手拍的啊

(4)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5)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3、手指歌

(小朋友们真聪明,看看今天老师带来的图片,这双手呀,本领很大的,让我们动起来,看看它有什么本领!)

教师和幼儿围坐成个圆圈坐,教师带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手指歌》。

4、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夸夸自己的小手,说说你的这双小手能做什么?引导幼儿想想手的用处。(总结: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梳头发,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这双小小手,它会帮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没有它可不行!)

(二)基本活动

1、引出歌曲

(咱们的小手都这么能干,用一首儿歌来夸夸我们的小手,好不好?)

2、放歌曲(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

3、教师示范动作

4、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好不好?老师说一句,小朋友说一句)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有了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5、请个别小朋友大胆的表演做出歌曲里小手都会做什么事情

6、师生表演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首儿歌回家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用你的双手帮你的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小小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领大,样样事情都会做。

2、喜欢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儿歌。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教学重点、难点

1、小手的本领,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2、说说自己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活动室,提供活动材料

2、图片、儿歌录音

活动过程

1、认识我们的小手。

(1)(出示小手的图片)这是什么?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小手,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小小手上有几个手指头?(幼儿和老师一起点数。)

(3)小小手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想想你的小小手会做些什么事呢?

2、欣赏儿歌。

(1)教师播放儿歌的录音,请孩子说说听到了什么?

(2)(出示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共同回忆儿歌里的话。

(3)教师表演儿歌,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念念,演演。

3、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跟着老师学念儿歌。

(2)个别幼儿表演。

4、小结:建议爸爸妈妈在家中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玩具、自己穿衣吃饭等。)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样的一节活动课能增强幼儿的自理生活能力。

2、儿歌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易于上口,特别适合小班的孩子诵读。

3、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增加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小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乐曲歌词、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手拍拍》,并尝试模仿歌曲创编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脸部各个器官的帖绒。

2、《小手拍拍》歌曲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及歌词。

1、听音乐拍手(2/4拍)

2、在动作中熟悉歌词

二、学习歌曲。

1、观看歌曲vcd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我们现在一起来听听电视里的小朋友都唱个哪些?

2、出示教具,边贴边唱。

根据小朋友说的脸部器官一个一个长出来,最后老师指小朋友边做动作边唱。

3、跟着vcd学唱

三、拓展创编师:小朋友一起摸摸看身上还有什么啊?(肩膀、小脚等等)请幼儿把这些放进歌词里唱一唱。

反馈小手拍拍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也比较省电,孩子们一听就很容易上口,这次的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这首歌曲,通过身体动作能够正确的表达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一我通过动作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

365366|365366|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56532—|56532—|

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

235653|235653|

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

56321—|56321—||

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熟悉了儿歌和节奏后,我使用了唱歌形式,把小手拍拍用歌曲唱下来,我先唱了一遍,问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我让全班全体起立,围绕着我,我在中间唱,让孩子们边学着唱边用小手拍出来,和孩子们一起集体互动,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小手拍拍》,拍自已的身体部位,孩子们很高兴,从他们的每个人的小脸上就能看出来,我边唱边做边从心里感谢这些小天使们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一节《小手拍拍》的公开课就在歌声中愉快的结束了!

《小小手》教案篇4

一、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巩固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 动作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地跟随音乐用手指指出正确的五官位置,能够和同伴一起游戏;

3. 情感目标:喜欢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玩过手指游戏;知道五官的位置和名称;

2. 物质准备:《小手拍拍》的音乐;五官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老师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我们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啊?(小朋友回答)老师:对的,我们的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还有什么呢?……对的,旁边还有耳朵。这些统称为五官,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看看里面是怎么找我们的五官的吧。

2、 基本活动:

1) 教师首先为小朋友演唱一遍《小手拍拍》,并且边唱边配合手指动作,分别指出眼睛、鼻子、嘴巴在哪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以及手指游戏的相应动作。

2) 教师将歌词分句,有节奏的朗诵,一句一句的为幼儿演示,同时让幼儿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朗诵,同时配合手指动作指向歌词中相关的器官。

3) 幼儿熟悉歌词后,教师引导幼儿演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教幼儿:一句一句跟着教唱;教师唱前一句,幼儿跟着唱后一句等形式。

4) 幼儿熟悉歌曲后,开始游戏。教师请一位幼儿合作游戏。教师唱前一句“…..眼睛在哪里?用手指出来。”,幼儿接后一句“眼睛在这里”,同时用手指出来。唱完一遍后可以互换角色在玩一遍。

5) 教师随机抽取两个小朋友进行对唱游戏,同时教师指示相应的器官的图片,唱出问题的幼儿就要问相应器官。然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我们身上还有什么其他的器官吗?也可以说出来,然后放到歌词里面唱出来。(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答案同时需要唱出来)小朋友们真的好厉害,那么下面小朋友们就自己去寻找伙伴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3、 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还告诉老师很多我们身上器官的名字,,那么我们在来一起唱一遍好不好。(在大家的歌神中结束活动)

四、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都表现的特别好,回去之后我们用歌声告诉爸爸妈妈我们的五官都在哪里好不好?

《小小手》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在活动前,很少有幼儿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字叫什么,也不了解自己的小手除了吃饭以外,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设计这一活动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每个小手指的名称及作用,知道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懂得每个手指的名称及作用。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

2、知道手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谜语一首,手的挂图一张。

2、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

1、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3、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如有的大、有的小胖,教师可及时归纳幼儿的发现)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4、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5、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二、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

《小小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四、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

《小小手》教案篇7

1.活动目标

(1)知道手的用途,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称;

(2)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2.活动准备

(1)教具:白纸、广告颜料、抹布、手的图片。

(2)学具:白纸、广告颜料、抹布。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猜谜语引入《我有一双小小手》。

提问:"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是什么呢"?

重点指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名称。

Ⅱ第一次操作

(2)认识自己的手,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称。

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各叫什么名字?"

重点指导幼儿边观察自己的手边说出手的部位和名称。

Ⅲ分享经验

(3)介绍交流,说说手的用途。

提问:"你的小手能干些什么事情?"

重点指导幼儿说说自己手的用途。

Ⅳ再次操作

(4)学习儿歌,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提问:"什么事情你能自己做?"

重点指导幼儿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活动延伸

印手印画,用手掌黏上广告颜料,将手印印在纸上。

5.活动资源

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穿衣服,扣纽扣,做早操,拍皮球,画画也要用双手。

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

《小小手》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小手的作用。

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初步仿编。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小手做事的相片、小手娃娃,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自己的'一只手(上面画有眼睛、嘴巴),以小手娃娃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手娃娃,我的手能做许多事情,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的小手会做工这么多的事情,真能干。

二、出示挂图,理解儿歌内容。

1、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们来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画,说说小手做的事情,并用儿歌里的语言来概括每一幅图的意思。

三、欣赏儿歌。

1、我们来给这几幅图起个名字吧。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四、学习儿歌。

1、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

2、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演。

五、创编儿歌。

1、出示相片,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还会干什么。

2、我们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编到儿歌里。

六、保护小手。

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它呢?(不做危险的事情,不玩尖利的东西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通过学念儿歌,了解到自己的小手的本领,了解了原来自己的小手这么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从而促使更多的孩子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去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蚂蚁音乐小班教案8篇

美丽的小蝴蝶中班教案最新8篇

小蚂蚁音乐课教案最新8篇

小蚂蚁音乐课教案8篇

小老鼠与大老鼠教案参考8篇

小老鼠与大老鼠教案通用8篇

小班语言活动小猪变干净了教案与反思8篇

大手小手作文5篇

大手小手作文优秀6篇

大手牵小手活动方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055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