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与课程进度紧密结合,以确保学生在适当的时间接触到必要的知识点,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预防传染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预防传染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
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6、小组讨论:
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预防传染教案篇2
活动主题:
预防冬季传染病
活动时间:
20xx.12.17
活动目的:
由于冬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防控工作。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活动方法:
讲解、讨论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预防疾病谚语。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隔离期满。
4、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日。
5、此外风疹、猩红热、流脑等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二、如何预防冬季预防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生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四、预防疾病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净,吃了得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五、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队会,我们不仅对冬季传染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预防传染病,并且,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那么,希望我们同学能够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人人都做讲卫生的好孩子,远离各种传染病,愿我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预防传染教案篇3
1、活动目标:
1、了解慢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2、活动准备:
1、课件。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3、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课件,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3、(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结核病、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播放ppt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预防传染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种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掌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技能。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种类、传播三环节。
【教学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传染病来了”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巧妙导入
1、 多媒体展示“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讲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那么我们该如何健康幸福地生活呢?
2、展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部分因传染病致死人数以及部分传染病的案例。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传染病”。通过同学们已经对一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4、(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危害和种类”以及“怎样预防常见传染病”。
(二)创设情景:“病痛的痛苦”
1、让学生分组探究传染病的危害,学生代表总结,后教师最后总结。
一、对个人的危害
二、对家庭的危害
损害健康,危及生命
传染家人并损害其健康
影响学习、生活
耗费精力、金钱,加重家庭负担,影响生长发育
三、对社会的危害
危害整个人类的健康
消耗社会财富,影响社会发展
导致社会恐慌
教师讲授,学生从中理解传染病的危害。
2、种类
(出示幻灯片)介绍传染病的种类,并简单分类
(三)创设情景:“让病魔现形”
提问: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那它是怎样传播的呢?
1、明确目标: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让病魔现形”的方法。
2、引发探究欲望
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
3、展示幻灯片“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引领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创设情境:“打败传染病”
1、提出探究问题:传染病对人类这么恐怖,我们要怎样预防传染病呢?你们有预防传染病的经历吗?(建议从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流感、红眼病、禽流感、狂犬病、手癣足癣等说明)
2、指导学生分析现象,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根据自己患感冒时的亲身经历等。
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结论。
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
实事求是地整理分析探究资料,得出初步结论(或看法)。
3、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相互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
4、师生互动交流成果,自主完善结论(幻灯片展示),进行知识整合。
5、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传染病预防措施
6、突破重点、难点:同学们,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是不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关注健康呀?
(五):评价、盘点收获
1、完成幻灯片上的习题。
对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作中肯的表扬。
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3、完成一份宣传作品。要求:
(1)内容:与传染病有关的基础知识、防治方法或心理指导。
(2)形式:文字、图画、诗歌均可。
(3)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4)作品中要注明学校、班级、制作人。
4、通过对传染病的了解,我们要怎样去关爱传染病人,和他们相处?
预防传染教案篇5
一、设计思路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陌生,但对传染病的理论认识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认识。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悉的流感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准备
寻找有关禽流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图片展示)
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三)介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这是“三大环节”的基础。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较多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现学现用:图片1.图中谁是传染源?2.谁属于易感人群?3.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
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同学思考如果传染源是动物呢?)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加强锻炼,接种疫苗。
4.消除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示范:六步洗手法
介绍洗手的好处和注意的地方。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1.介绍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2.通过上面关于传染病的预防的介绍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学生讨论)
3.观看预防禽流感的视频。
(六)布置任务
查阅资料如何预防水痘等我们常见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预防传染教案篇7
活动目的:
让幼儿明白怎样安全乘坐各种各样的车,增加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录音机,自制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都做过车吗?引导幼儿说出都做过什么样的车。
二、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说出做车都应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孩子们回答(引导说出做自行车、电动车必须要把好扶手,脚不能乱动,坐摩托车时必须要带头盔)
2、出示课件,做公交车时要注意什么?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图片中的小朋友把头伸到了车窗外,这样太危险了)
3、坐车还要注意什么?(不能吃东西,不能在车上乱跑)
4、继续出示课件,在车上要系好安全带,12岁以下的幼儿要坐到安全座椅上,小朋友不能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在公交车上必须要抓紧扶手,注意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5、出示课件,请孩子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巩固对乘车安全知识的掌握。
6、如果孩子们被困车中要怎样办?(必须要大声呼救,能够用安全锤使劲敲车窗)
7、认识红、绿灯,记住红灯停,绿灯行。
8、小结乘车注意的安全知识。
三、一齐随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注意坐车要安全,先系好安全带,看好红灯停,绿灯行。
小结与反思:
本节活动针对乘车安全知识而设计的一个活动,小班孩子年龄偏小,对安全知识不太了解,本节活动经过首先让幼儿讨论坐车要注意什么,孩子们对车有了必须的认识,其次,经过直观形象的ppt课件,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了乘车注意的问题,最终,和孩子们一同做游戏,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巩固对乘车安全知识的掌握,孩子们在这节活动中表现很进取,教师对乘车安全知识的讲解还是不太全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把安全知识进一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