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一篇出色的教案能提高教学的持续改善和创新能力,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手的作用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手的作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
2、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4、通过演示实验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5、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6、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
重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难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实验数据。
一、自主练习
1、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__ ”,也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 __”。
4、绿色植物不仅满足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二、小组交流
(一)思索讨论,交流表达
1、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了吸收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2、绿色植物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后来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二)合作探究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2阅读教材第122页,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学生讨论: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画面(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
画面(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
画面(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阅读教材第123页,金鱼藻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金鱼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四)学生思索、交流表达并明确: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谁转换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五)学生阅读“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并思索得出: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六)、课堂测试
(一)选择题
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b、黑夜无光时c、只在黑夜d、有光时
2.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氧气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氧气d、水和二氧化碳
手的作用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知道出行要按交通标志行走,要服从交警指挥,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
3、学习收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通过交流分享主动获取新知识。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体验模仿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安全事例,幼儿搜集的交通标志记录单(附后)。
三、活动过程:
1、讲述交通事故案例
导入:教师讲述交通事故
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车祸的呢?(幼儿交流讨论可能发生车祸的原因。)
师:发生车祸太可怕了。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设计了很多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信号
1、分组交流
2、集体分享。
师:请每组推荐一个代表来介绍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
3、认识标志。
4、了解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
教学反思
这个集体活动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话题,以“了解交通标志”为切入点,通过“了解标志”、“遵守交通”、“体验生活”等环节,提高孩子独立在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识,学习保护自己。在以游戏、情景表演活动,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的部分,我引导的有些过于简单,再上这堂课的话我将单独设立一个课时,让小朋友们多游戏,充分演练,告诉他们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
手的作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食物,让幼儿知道自己家乡用藕做成的特产有哪些?
2、让幼儿品尝家乡的特产:莲藕汁、藕粉、藕汤等。
3、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家乡的特产,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生藕、藕图片、小超市(放有特产的地方)、有关藕做成的特产的图片与实物
活动过程:
1、以中午吃的藕粥引导幼儿认识藕,出示藕的食物。
寻问幼儿:”有没有吃过?味道怎么样?你们爱不爱吃?(幼儿回答)
2、告诉幼儿藕有些作用(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甚,煮熟的藕性味甘温,有消食、止渴、生肌的功效)
3、让幼儿观看图片有关于藕做成的特产,如:藕粉、藕汁、藕圆等。(让幼儿对这些特产引起兴趣)
4、带领幼儿一起逛超市,让幼儿去买有关于藕做成的特产,让幼儿拿自己喜欢的特产,由讨论自己拿了些什么?
询问幼儿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特产?还有没有见过其他藕做成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亲自尝一尝?(幼儿回答)
5、教师出示莲藕汁与莲藕汤,(生藕与煮熟的藕、藕粉与藕粉圆)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吃完了告诉老师它们是什么味道?在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多好吃的特产,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告诉我们(幼儿自由讨论)
6、最后小结:藕的作用这么大,你们回去也跟爸爸妈妈说一说,让他们也知道藕原来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我巧妙的结合运用了用藕做成的各种家乡特产,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幼儿做到了静结合,能专注的进行整个活动。同时我也带了很多特产的实物,让幼儿亲自品尝,吃了之后,幼儿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告诉我。因此这整堂课的效果不错。
手的作用教案篇4
(新人教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2框《意识的作用》导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意识作用的两种表现,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关注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以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会尊重客观规律,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能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运用哲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立志探索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意识的作用
?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
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蜜蜂建造蜂房就是建造蜂房,造来造去,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
子。而人不同,他们会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的活动是有选择性
的,通过建造房屋,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哲学角度说明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探究活动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类产生之后,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天空中,“昨
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地面上,??
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还有意识地利用天上、地面、地下的自
然资源,制造了数不清的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产品(如
电脑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1)人类为什么能够改造世界?
(2)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探究活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刘翔被称为“亚洲飞人”。他的优异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因为他的
身体素质“先天出色”;另一方面和他的科学训练有关。他的教练孙海
平说,每次训练从开始到结束,他和大夫都会一直盯着刘翔,一点儿也
不敢马虎,“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千万不能急。”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有过几次路线斗争。以陈独秀为代表
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都给中
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指引中国革命胜利前进。
(1)阅读教材第40页关于张斌的事例,对比刘翔的成功,说明做一件事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
(2)结合历史知识说明,机会主义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危害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积极作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上述两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发?
?基础自测】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 b.能动的创造客观规律
c.能动的改造历史规律 d.自由的创造宇宙万物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
a.物质不能脱离意识而存在
b.物质的具体形态由于意识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多样性
3.每年的5月1日,全国劳动模范都齐聚北京,接受祖国的表彰。他们的事迹表明,只有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人到工作中,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由此可见
a.精神可以直接变为物质
b.意识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物质
c.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d.高昂的激情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有决定作用
4.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只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5.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先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建成。这说明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
6.xx年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想象的结果
②艺术作品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艺术创作可以不遵循认识的规律
④艺术作品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
⑤艺术创作具有创作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回答7-8题。
7.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是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8.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合作探究 重点突破】
9.xx年11月,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务院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务院调整宏观政策做法的哲学启示。
10.我国航天科学家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克服了绕月轨道、卫星定向、远距离测控通信等无数难关,确保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xx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直奔太空。中国首颗绕月推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成为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中华民族奔月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中华民族奔月的千年梦想的实现是如何体现意识作用的?
手的作用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教材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的构建,从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入手,使学生确信植物具有蒸腾现象,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叶片的结构及蒸腾作用的意义等。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基础。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本教材强调指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概念,部位,意义,知道叶片的结构特点;说出气孔的分作用;了解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2、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义。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和分布
教学难点叶片结构的观察、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边梳理边反馈
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问两个问题:
1、植物体是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季的呢?
2、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荫下凉快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导入并板书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师的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老师指导学生回忆这节课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复习不要平均用力,要有侧重,确实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提示学生快速浏览课本,把遗忘的知识恢复过来
课件
知识梳理,夯实基??
1、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部位?主要部位是
2、对照“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构成特点
1)叶片
(1)表皮由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2)叶肉
(3)叶脉
3、气孔的作用,及张开闭合的原理
4、蒸腾作用还受那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5、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为了加深对叶片的结构的理解,解决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难点,安排两幅图片
2)试一试自己的识图能力
叶片的横切面图
指出1———6的名称
①表皮属于组织,叶肉属于组织
②叶肉细胞中有许多绿色颗粒是。
③怎样区分上表皮?
叶片的表皮平面图
①指出1-3的名称,甲、乙各处于什么状态?
②气孔张开闭合的原理?(强调:气孔的张开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是内因,引出下一个问题)
那么外界因素是什么?
师:植物体内的水分不断的散水,这些水分是从那里来的?出示课件从根吸水到叶的气孔排出水分的过程图
那么同学们知道根辛辛苦苦吸收来的水分,有多少被叶给蒸腾出去了?引出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答
扩展:蒸腾作用除了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外对外界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见课件许多树木构成森林,森林的蒸腾可以减轻干旱,调节气候。
因此我们要想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必须爱护花草树木,还要多绿化大地,因此我们国家规定了那一天为植树节?
小结:蒸腾作用概念
部位(叶片———气孔)
意义
学生先自己不看课本回忆这节课印象最深的知识,想不起来的正是这节课要复习的侧重点
学生按照课件上的“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看书8分钟后检查反馈
学生看书过程中可以合作、讨论自己陌生的问题
解决不了的举手问,采取生帮生的方式解决
生答(略)
学生识图回答,直观的认识叶片及表皮气孔的特点和作用
生答(略)
生答:95%——99%
学生讨论回答
照应开头,学生再来回忆这节课,
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认真复习的求知欲
让学生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不但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这是和下一节相联系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说,老师板书
手的作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知道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
2.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的原因。
3.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二)能力
1.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2.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3.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奋进。
2.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明确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教学中的第二个重点。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教学难点]
既要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就要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突破这一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提纲]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法学法指导]
(一)教法
教学过程中重在启发式教学,渗透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通过列举事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理解能力。
(二)学法
对照提纲预习教材,找出重点、难点、疑点,有目的地听课。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活动,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疑问。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积极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出发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如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资料,用事实说明抽象的理论。了解意识、精神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准备有关社会生活中制定发展战略的实例,组织学生参与制定发展战略问题的讨论。
做好预习提纲和相关课件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预习导读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那么,意识是不是毫无用处呢?显然不是。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请大家首先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
(出示导读提纲)
1.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什么区别?
2.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
3.意识可以变物质吗?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4.意志、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怎样的作用?
5.你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根据导读提纲认真阅读教材。
教学过程步骤二:释疑解惑,设疑探究
出示材料:(有条件的可以放映“嫦娥二号”发射的有关录像。)
嫦娥二号,是中国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它是建基于探月工程一期的嫦娥一号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且命名为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主要是用作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往後工程的风险,同時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突破了六大关键技术,xx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二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将验证直接奔月轨道发射、100公里近月制动、15公里变轨、高精度成像、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等关键技术,还将验证低密度奇偶校验编译码、紫外敏感器自主导航、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新技术,为后续月面软着陆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同时,在科学上将获得更加丰富和准确的探测数据,深化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设问:千年的“奔月”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探月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月球探测器的研制、发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次发射能够如此圆满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那么,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板书)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出示投影、组织讨论)
材料一: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材料二:1912~19xx年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但只购婆罗洲地区的石油。在石油商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化学家提醒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 原来,婆罗洲的石油与其他各地的石油不同,它含有大量的苯和甲苯等芳香烃,而苯和硝酸反应就可以制成一种烈性炸药。果然不出化学家们所料,德国于19xx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
建筑师在建造房屋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屋设计出来了,建筑师建造房屋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充分说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教师归纳)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表现在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还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板书)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下面的问题。(学生分组准备,结合所学相关知识,选择生活中实例进一步说明观点。)
1.人的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
2.现代人类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
1.动物在影响自然界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某种目的和计划,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明白自己活动的意义。例如,水獭能筑堤,人们把一只幼獭关在笼子里,在它身边放一些泥土,等它长大时,它就会自动筑起堤来,尽管在笼子里筑堤是完全不必要的。很明显,水獭筑堤只不过是一种本能。人的活动就不同了。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并使自己的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例如,原始人类制造石器,是为了猎取动物,切割兽肉;磨制骨针,是为了穿针引线,缝制兽皮。人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地,是为了在这块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播种五谷。
2.例如,目前,人类已研制出了三种载人航天器,即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它们各有所长,功能互补。我国根据国情和国力等因素,从飞船起步,借鉴国外研制载人飞船的经验,一开始就瞄准了当代最先进的第三代飞船——三舱式载人飞船。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六艘神舟号飞船,一次比一次进步,神舟七号将安排宇航员出舱活动。这些充分说明,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教师概括总结:凭借意识的能动性,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这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板书)
(3)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播放汶川地震及抗震救灾的有关视频)
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造成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可以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会逐步认识地震发生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灾区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众志成城抗击灾害、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精神充分说明,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板书)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问题讨论1:
设疑: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没有航天飞船,人能制造出这些东西。燕子能筑巢,蜜蜂能酿蜜,也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人与动物都能使自然界发生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1.动物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使自然界改变,这种对自然界的改变是极其有限的。例如,蜜蜂只能依靠自己的特殊器官采集花的甜液,酿成蜂蜜,它既不能织网,也不能筑堤。如果这个地区没有花了,它就毫无办法,只好远走高飞,或者活活饿死。
2.人类能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把自然界改造得合乎自己的需要。人没有狮虎那样的坚牙利爪,不像鹰隼那样能展翅高飞,奔跑的能力甚至不如一只兔子。但凭借种种工具,人类可以制服狮虎,飞得比鹰隼更高,跑得比兔子更快。人们可以制造锄犁拖拉机,耕种土地,生产出粮食来;还可以驯养牛羊猪鸡鸭,让它们生养繁殖。
总之,人的意识使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使人能制造和使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工具,按照计划实现自己预定的目的,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因而对自然界起着真正的改造作用。人们不但改造着自然界,也不断改造着由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
问题讨论2:
设疑: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有人说,精神可以变物质,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1.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取得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可以变物质。
(板书)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问题讨论3:(出示投影或视频)
一场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教学楼坍塌后,汶川蓥华镇中学一位女孩在废墟里仍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里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小女孩的从容与坚强,为最终获救赢得了时间。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人的意志是人的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的活动的动机部分,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所在。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它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板书)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举例说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精神的力量。
1.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高昂的精神,需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
2.生活中遇到挫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悲观、消沉,就会丧失斗志。
3.面对疾病,勇敢面对、积极治疗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情绪低落、唉声叹气,病情就会不断加剧。
总结: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的社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阅读教材。
2.问题探究。
材料:气象与奥运息息相关。奥运会期间正值北京多雨时节,为保证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有关部门加强了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雨的准备工作。届时,奥运天气预报将禁用“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必须明确“是否降雨”,而且将具体到“几时几分”、哪个奥运场馆有降雨。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们还加强了与重庆等具有丰富人工消雨经验城市的联系。
问题: (1)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这种说法对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3.学生思考并回答。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报越来越准确精细,甚至可以干预、影响天气。这说明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
(2)人们只能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从而造福于人类。
4.概括总结。
从奥运天气预报的事例可以看出,做好各种事情,既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无所作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并讲解)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首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作用,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全课总结)
生活中有的人夸大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盲目蛮干,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种唯意志主义的做法曾经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前,我们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克服唯意志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生活中也有的人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支配作用。他们以为人既不能认识客观环境,更不能改造客观环境,只能听凭客观命运的安排。这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观点,被称之为“宿命论”。宿命论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是懒汉懦夫的世界观。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上海郊区已开始用电脑种菜。电脑种菜完全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
b.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科学越发达,意识的决定作用越强
d.科学每前进一步,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就失去一些地盘
2.“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d.发挥精神力量就能够成功地改造世界
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继承前人的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意识作用,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书本,不能思想僵化
4.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表现在( )
①解放思想,就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②思想越解放,越能发现和改造规律,达到实事求是 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④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5.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自始至终都必须真抓实干,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的坏作风,戒吹、戒假、戒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说大话和过头话,更不能睁着眼睛说假话。
(1)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二、简答题
5.(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第三,真抓实干,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应大力倡导;而弄虚作假则背离了这一要求,会给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必须摒弃。
[主题拓展与探究]
1.“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哲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怀疑论各有其特点,曾起过不同的作用。近代休谟和康德的“怀疑论”就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由于“不可知论”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2.为什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而是被人认识的。
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有可能正确认识它。
从人的认识能力来分析。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今天不能正确认识的事物,将来一定会认识。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后人一定会认识。
3.怎样才能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客观方面来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从主观方面来说,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都能影响到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4.精神变物质就意味着精神可以决定物质吗?
不是。“精神可以变物质”这一命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精神变物质”,从一定意义上是指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即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这不意味着“精神决定物质”,“精神”属意识范畴。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如果夸大精神的力量,就会滑向唯心主义的泥坑。
5.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为什么人们改造世界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呢?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但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同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不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6.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种什么关系?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延伸阅读]
地震震不垮中华民族精神
汶川特大地震令人怵目惊心,其破坏力超过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实在是一场罕见的人间灾难。然而,自5月12日以来的抗震救灾实践却庄严地向世界昭示:地震可以震坏道路、震毁家园,但震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抚今追昔,浮想联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磨砺,沉淀升华,薪火相传,孕育成了历久不衰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极其宝贵的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更加熠熠生辉。特别是在这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每天都会为灾区人民正视灾难、自强不息的事迹所感动。一位教师在地震发生之时毅然组织学生撤离,把死亡留给自己,成就了生命的永恒;一位女民警在得知父母及女儿在地震中遇难的消息后,挺住不哭,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众多遇险群众挑战生命存活72小时的极限,在废墟下掩埋100多个小时之后被救出时,依然顽强地活着,创造了世界上生命的奇迹……面对灾难,选择坚强。这些举不胜举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真的催人泪下。它所折射出的灾区人民不怕艰险、坚强不屈的精神,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找到渊源。
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降临有大爱。牵挂灾区,爱心如潮。尤其是一些志愿者,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成都双流机场帮助装卸货物的,90%的人是志愿者,其中活跃着一支100多人的老兵志愿队;安徽省蚌埠市的刘氏四兄弟,自带两台重型挖掘机,奔赴四川灾区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愈挫愈奋的无畏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称赞“为世界树立了榜样”,这也恰恰证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谱写了一曲响遏行云的时代壮歌!
泱泱中国需要始终不渝地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企盼中华民族精神永驻神州大地!
手的作用教案篇7
教学 目标
(1)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2)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3)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 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为形象起见,可以用两个小球间的弹簧来比喻分子力.
建议二:要充分利用图象说明好分子间的作用力关系,重点强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而已.
教学 设计方案
教学 重点: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及其变化规律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由实验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分析图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2、填表
valign=top width=145>
分子间距离
作用力valign=top width=84>
小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 width=91>
等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 width=83>
大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 width=118>
大于10倍
平衡距离
手的作用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4、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
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学习方法:
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质疑:
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产物、条件?
2、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
二、问题探究与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学生先讨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然后参考教材,小组试做并进行交流对比。
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
尝试应用:为保护环境,我们应怎么做?学习任务三: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自主学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2、试写出光合作用公式: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4、分组讨论:在光照下,种植过密、适中、过稀的植物的结果怎样,并分析原因。
5、尝试应用:如何科学种田才能获得高产?(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
三、诊断评价: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b.水c.高温d.光
2、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扩大居住面积c.美化环境d.多植草坪多种树
3、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办法中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a.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b.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它物质的措施c.减少矿物能源消耗,尽量使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d.禁止使用氟利昂
4、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主要是因为这一措施能够让农作物()
a.充分利用化肥b.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c.充分利用太阳光能d.充分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吸收氧气
6、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
a.可稳定大气中氧的含量b.可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可稳定大气中氮的含量d.可稳定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7、我国北方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里把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下列关于这种生态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和水b.冬季养殖可以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c.种植可以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d.养殖可以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