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吧 >工作计划

剥橘子皮教案8篇

提前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和合作,一份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剥橘子皮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剥橘子皮教案8篇

剥橘子皮教案篇1

一、 活动目标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乐意欣赏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体验开“橘子船的”的乐趣。

二、 准备

幼儿:观察过橘子的特点;

教师:将若干橘子剥好。

三、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我要请你们猜猜一个东西是什么!(拿出橘子,请几个有儿闻一闻,然后说出水果名字。)对,是橘子。你们喜欢吃橘子吗?怎么吃呢?(剥开来吃)剥开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幼儿先自由交流,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句讲述),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橘子像船。

3、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交流:橘子船开到了谁的嘴巴里?

2)一边开橘子船来吃橘子,一边再次欣赏歌曲。

3)律动。

4、游戏:橘子船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并将橘子船开到乖宝宝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宝宝要到集体前表演一个节目。并轮流进行。

四、 反思

小朋友很喜欢吃橘子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真是很丰富,有的说:“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说:“一瓣橘子像树叶”;有的说:“橘子像香蕉”;有的说:“橘子像玩具”;有的说:“一瓣橘子像小船”……请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吃橘子,他们很开、心。把橘子当船一样开到嘴巴里这样的吃法,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觉得惊喜。所以他们在活动时特别积极,对音乐地欣赏效果比较好。这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够强。

剥橘子皮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

剥个橘子瓣儿,

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

妈妈嘴里边儿。

剥橘子皮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只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3、每组一个餐点盘。

活动过程:

一、 摸口袋。

1、摸一摸。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2、 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呀?”

幼:“圆圆的。”

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

幼:“软软的、不太光滑。”

(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

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幼:“橘子。”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 ,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

幼:“是的、是的就是橘子。”

二、 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

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

2、看一看:提问:(1) 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

幼:“圆圆的、扁扁的。”

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

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 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

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3、师:“我们先从有肚脐眼的这一面开始剥,还是从有按钮的这边开始剥呢?”

幼:“肚脐眼。”

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

幼:“花。”

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

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5、师: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朵花,花儿、花儿开开,开出许多小船(月亮),小船开到哪?(月亮走到哪?),宝宝嘴里边。

6、教师小结:师:“橘子的肉是橘黄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点酸、有点甜;有的橘子有种子,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吃的时候要吐出来,我们大家都喜欢吃橘子。”

四、 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先剥完。”(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哪里呀?”幼:“垃圾桶里。”师:“今天我们不把它摔到垃圾桶里,我们就把它放在盘子里,它可是有用的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看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想。”师:“那我们来尝一尝。”

师:“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

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导幼儿说一说,师:“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

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橘子做成的好吃的图片。”(ppt)

教师小结: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

剥橘子皮教案篇4

活动名称:橘子船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

剥个橘子瓣儿,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妈妈嘴里边儿。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剥橘子皮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感官(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等)来全面的认识橘子。

2、能初步知道橘子和橙子的区别。

活动准备:

至少每个幼儿一个橘子和一个橙子。

活动过程:

一、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触觉和嗅觉感受橘子的外形和独特的气味,引起幼儿对橘子的兴趣和好奇。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

[给幼儿每人一个用小方帕包好的橘子。]

“我们先不打开它,来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好东西。”

“我们来摸摸看。咦?它是会是谁呀?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我来闻一闻,呀!怎么有香香的味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个别提问]“你觉得应该是什么好吃的?”

二、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打开小方帕,观察橘子的颜色和外皮,进一步了解橘子的特征。

“我先打开来看看吧!”

[老师示范如何打开小方帕]

“看,是什么跑出来了?”

(橘子)

“你们也来试一试,看看你们的小手帕里是不是和老师一样的。”

[幼儿试着解开小方帕]

“是不是和老师一样的.?”

“橘子是什么颜色的?”

“它摸上去是不是滑滑的?”

三、自己动手剥橘子,观察橘子,知道橘子的内部特征,并尝一尝橘子的味道。

“你们想不想把橘子剥开来瞧一瞧?”

“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自己剥橘子]

“橘子里面和苹果一样吗?和香蕉一样吗?”

“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一片一片的)

我们先来用小手帕擦擦手,再来尝一尝橘子吧!

[幼儿吃橘子]

“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好吃吗?”

四、还想吃吗?我这里还有一个水果,你们也剥开来吃吧。

剥的开吗?哦,这个很难剥,仔细看看,这个水果和刚刚的橘子一样吗?

(比较橘子和橙子)

总结:原来橘子是扁扁的,橙子是圆圆的,很好剥皮的是橘子,很难剥皮的是橙子。

剥橘子皮教案篇6

设计思路:

这是托班主题《水果宝宝》中的一个活动,在以前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已认识了多种简单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生梨等,而幼儿对桔子好象特别熟悉,因为它在我们这里有种植,许多幼儿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时,自己采桔子吃呢,而且感到非常开心。这样,根据我班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游戏活动《采桔子》。

本次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幼儿发展所需的钻爬、平衡走、跳等基本动作练习融于“采桔子”的游戏情景中。小兔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于是,整个活动我都以兔妈妈的身份与兔宝宝共同活动,兔宝宝在兔妈妈的带领下一起过小桥、钻山洞,然后采桔子,吃桔子,共同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另外,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考虑到孩子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因此,绳子上的桔子布置得有高有低,还提供了草盖、字母板凳,让幼儿想办法采桔子,可能有的幼儿会小手一伸就采到桔子,有的会跳起来采桔子,还有的会因为桔子长得高就站在字母板凳上采,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采桔子游戏,发展幼儿钻爬、走、跳的能力。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桔子若干(幼儿2倍)、小篮2只、小毛巾若干、地毯一块。

2、钻洞8个、字母板凳8张、绳子一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白兔

兔宝宝们(幼儿答:哎)今天,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啦。(律动两遍)

二、游戏一:过小桥、钻山洞

1、引起兴趣。

宝宝跳得真好,妈妈还想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看,前面有什么?(小桥、山洞)

2、师生共同练习走、钻爬的动作。

对了,现在我们一起去走一走,钻一钻。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先到达的幼儿为后面的宝宝喊“加油”。

三、游戏二:采桔子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许多桔子)

2、妈妈带你们一起采桔子啦。(提出简单规则:我们采一个桔子就放一个桔子,提醒宝宝将桔子放于篮子里)

3、提供草盖或字母板凳,让幼儿想办法采上面的桔子。

四、吃桔子

我们采了那么多的桔子,来一起把它抬到草地上去。

1、师生共同坐到地毯上,作好吃桔子前的准备。

那么多的桔子,我们一起尝一尝,好吗?好,先用小毛巾擦擦小手。

2、剥桔子、吃桔子。

(1)、剥的时候,引导幼儿将桔子皮放于垃圾桶里。

(2)、可用儿歌适当引导幼儿观察桔子的形状、颜色。

(3)、帮助能力弱的宝宝一起剥桔子。

(4)、品尝桔子。(引导幼儿说出:酸酸的、甜甜的)

活动反思:

看到孩子能兴致勃勃进行探索,我更进一步感受到确实兴趣是孩子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动力,探索始终来自孩子的兴趣,而我们只有追随孩子的兴趣同时给予适时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充分而多样的操作材料,努力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想无论对于小、中、大班的孩子,只要你的内容真正符合孩子兴趣需要,有利于每一个幼儿提高和发展的活动,就是成功的活动!

剥橘子皮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果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丰收果实。“香香的水果”是我园园本课程中的经典主题活动,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儿对于水果的零散经验,提升幼儿对于水果的认识。

?橘子船》这首儿歌只有四句歌词,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于是我尝试着对儿歌进行了改编和谱曲,并据此设计、组织了音乐教学活动,自然地融入了社会、情感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效果良好。

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张强

剥个橘子瓣儿,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妈妈嘴里边儿。

剥橘子皮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橘子的外形特征,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橘子的认识和发现。

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愿意探索剥橘子的方法。

3、体验观察、认识橘子和自己动手剥橘子、品尝橘子的乐趣。

活动重点:

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橘子,正确感知橘子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橘子的认识和发现。

活动准备:

1、一只魔术箱并在魔术箱中放入若干橘子。

2、每组准备一个篮筐,按人数投放橘子用布盖起来,餐巾纸。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神秘的魔术箱,师:瞧,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魔术师的礼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师:这个神秘的魔术箱里面会有什么呢?

(注重兴趣——调动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况。把兴趣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剥吃桔子》的第一个环节中,抓住了孩子们对于神秘的魔术箱的兴趣引入,使得幼儿关注的点也集中了。)

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

1、有什么办法不打开魔术箱就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用感官感知橘子的特点,如用鼻子闻到了橘子的气味,用手摸上去的感觉~~~~)

2、请幼儿上前自己去摸摸、闻闻,猜猜里面到底是什么。

3、幼儿交流:你猜箱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里面的东西闻起来怎么样?摸上去呢?

4、揭秘:让我们拿出来一起来看看吧。

三、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橘子,请你们每人拿一个橘子。要求: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橘子有什么气味?

(4)比一比,跟你旁边的好朋友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2、交流:(1)你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黄黄青青的,圆圆扁扁的、橘子软软的,有一股清香的气味)橘子上下的蒂和脐是什么样子的?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幼儿认识了桔蒂和桔脐,观察桔蒂与桔脐的样子,让幼儿分清了桔脐和桔蒂的区别。)

(2)你和你同伴的橘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3、师小结:橘子黄黄青青的,圆圆扁扁的,有的大,有的小;橘子摸上去软软的,橘子有一股清香的气味。

(让幼儿动起来——尝试自主。参与一次活动,如果单纯地是教师讲述幼儿倾听,那么时间一长,孩子必然会觉得无趣,也必然产生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加入幼儿操作活动的内容,让幼儿真正地融入活动,真正地动起手来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教育提倡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感知和发展,那么操作类的、游戏类活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说教式的教学可能根本就连幼儿的注意力也无法吸引,那么又如何去言谈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剥橘子》,分发给幼儿每人一个橘子,让幼儿拿在手里观察和感受橘子的特征。

四、探索剥橘子,感知橘子的内部特征。

1、幼儿猜测:你知道橘子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吃起来的味道呢?幼儿猜测

2、剥开橘子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吧,那怎样剥开橘子?从哪里打开最容易?(软的一头)

3、教师示范,幼儿看。

大拇指在软的没有桔蒂的那一头挖一个洞,把皮慢慢地往下剥,一片一片的,剥成花瓣状。

(剥桔子的环节,幼儿经过老师的引导知道了剥桔子的时候应该从没有桔蒂的那一边开始剥。)

师:看看像什么?(橘子花)

4、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橘子,感知橘子结构

师:(1)橘肉: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橘黄色的);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样的?(一瓣一瓣的);一瓣一瓣像什么?(像月亮、小船、饺子、香蕉等);数一数它有几瓣?

(2)橘子核:肉里面还会有什么呢?(是它的种子,吃的时候要吐出。)什么颜色的?

5、小结原来橘子有橘皮、橘肉、有的橘子还有橘子核,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二部分或三部分组成,而且一个橘子可以分成好几瓣。

五、分享活动:吃橘子

师:请你尝一瓣橘子,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甜甜的、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有汁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幼儿尝一尝橘子的滋味,宝宝们相互尝一尝自己的橘子,学会分享变得大方,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8的减法教案通用8篇

交通教案8篇

《洗手》教案8篇

《认识米》教案8篇

小班教案优秀8篇

物理教案范文8篇

幼儿教案反思8篇

大班服装教案8篇

小学版画教案8篇

《蜗牛》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996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