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心得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自身的优点,这不仅能增强自信心,也能促进成长,每一次的心得分享,都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与感悟,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篇1
听了刘洁老师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策略的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知道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师的自身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针对拼音教学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汉语拼音教学是低年级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求得发展的多边活动。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规律。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有限,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地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aoeiu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在教单韵母a时,我先编儿歌:小红练唱,嘴巴张大aaa,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编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编出了儿歌:
公鸡打鸣,嘴巴圆圆ooo。
白鹅照镜,嘴巴扁扁eee。
妈妈晾衣,上下对齐iii。
乌鸦衔食,嘴巴小小uuu。
二、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拼音部件的字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他们有的说“i”像高尔夫球杆,有的说“y”像妈妈晾衣的撑杆,还有的说“m”像麦当劳的标记,“n”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时,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同样,在教学拼音第二课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音节组词,学生组出了阿姨、鳄鱼、五一等词,他们在学习拼音第二课时,一下子就学会了7个音节词,他们的'成就感会是多么的强烈。
三、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语言和内心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地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学拼音说话中,由一个词发展到一个短语,由一个短语发展到一个长句,由一个长句发展到一个句群。如我在教学gkh时,在学完字母和规定的音节后,出示了以下几个词和短语:“鸽子”“咕”、“哥哥和我”、“椅子”、“喝”、“壶”。任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连线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连。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学生们茫然地望着我。很明显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时,老师做了个示范,把“鸽子”——“咕”连在一起,说:鸽子咕咕叫。霎时,孩子的眼睛一亮,小手纷纷举起。一个孩子走上台,把“哥哥和我”——“椅子”——“喝”连在一起说:“哥哥和我坐在椅子上喝水。”又一个孩子上台,把“渴”和“湖”连在一起,说:“小蝌蚪快活地在湖里游来游去。”这种学习活动给学生们带来的刺激颇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四、找出合作点,初建合作意识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我们边教边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我们渐渐明白,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给了我们教师教学创造的空间,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篇2
8月的校园已趋于热闹,新学期的鼓点正在敲响。8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灵宝市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活动。
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新教材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赵飞燕老师的讲解,我真正了解了现行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空间,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与重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根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环节完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课堂教学要能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对学生加强训练,数量要合理、梯度恰当,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培训讲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有了提升。在介绍教材整体结构与内容时,杨老师特别提到了“快乐阅读”和“我爱读书吧”,还介绍说教科书中古诗文的比例占全套教材选文总数的30%,就连书本封面都设计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孩子们拿到书本就会被封面上的皮影戏,锣鼓等中国特色的东西吸引。古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灿烂的明珠。而诗中赞美的祖国大好河山也让孩子们无比的.自豪。寓言故事、传说故事、历史名人故事等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这几部分内容的加入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注重古诗文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更加坚定了自己立足课堂教学,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信念,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与努力的方向。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篇3
通过本次暑期培训学习了三小苏梅竹老师关于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的解读之后,我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有了更新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碰到这些类似的内容,都巧妙的做了回避。如何上好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安排统一的听说内容
如学生感兴趣少儿节目、电视剧、动画片等。这样学生才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认识,激起说的欲望。
2、要密切联系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更为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如班会,校会,国旗下讲话······
3、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听清楚是说明白的前提。如何才能听清楚,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要静心,专注,边听边记,(用脑或用笔),听后要知道谁在什么时间在哪做什么,即事件的要素。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好了再说,注意表达对象,正确使用文明用语,做到语义连贯。老师中途不打断学生语言。如学生遇到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时教师给以适当的鼓励。
4、口语交际课要培养学生评说的能力
在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后,能做简短的评价。教师可适度要求如:你觉得他的发言哪一点值得你学习,你希望或建议他怎样。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又保护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初学评价,未必准确,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正确的方向,并引导学生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
5、赏识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小学生初练口语表达往往会语无伦次或找不到要表达的内容。这是教师要学会用赏识的目光多鼓励,因为成功的满足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表达的欲望。
6、持之以恒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长期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各种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教师的组织、示范、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一定会对今后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论是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让他们多参与交际。努力为学生搭建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平台,实现多向互动,让他们有机会说,敢于说,甚至人人争说,那么口语交际教学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篇4
通过教体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以及对李文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解读,让我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以及本人低年级教学实践,将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一、在情境中进行阅读的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读演结合,提高说、写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继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应适当加点激励。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篇5
有幸参加全县教师培训,聆听了王慧老师的《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生活》,王慧老师从口语交际的目标、意义、教材编写特点、口语交际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口语交际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对口语交际这一教学重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体会到想上好口语交际课,需做到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积极的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师要创设交际的环境,让学生真实、自然地去交际。要让学生想“交际”;要让学生能“交际”。让学生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同学、父母、老师在进行交流时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很自然的表达。老师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交际兴趣。学生就乐于参与交际,交际的积极性也很高。
2、是要选择好交际的话题。因为好的交际话题是口语交际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3、是营造学生交际的氛围。提高表达能力。老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接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一员,并通过教师的语言、神态等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进行交流。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要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交际场,在这个交际共同体内,通过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增进学生间的交往,深化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积极锻炼。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点,转变角色,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中真正做到“交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