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吧 >作文大全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8篇

必要的时候可以恰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的作文才能让别人眼前一亮,一份令老师满意的作文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的,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美丽的水观音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8篇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1

一个贫困村的美丽嬗变

定远县高埂村,地处安徽江淮分水岭脊背,曾经一穷二白。2014年,该村贫困发生率为19%。

6年时间,变化在高埂村悄然发生。截至2020年11月,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368人,全部实现脱贫。

高埂的嬗变之路,离不开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的对口帮扶。该厅先后选派了两批共5名机关干部到村驻点开展帮扶工作。

如今的高埂,已由经济落后贫困村变为滁州市脱贫攻坚“十佳贫困村”,由偏远后进村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修路——

路通业兴村民喜

现在,高埂村村民戴玉坤再也不用纠结出门穿什么鞋了。过去,家门口的桃园路是一条砂石路,又窄又烂,坑坑洼洼,而且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下雨天只有穿大胶鞋才能出门。”戴玉坤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哪怕是雨天,都可以穿着皮鞋放心出行。

以前的高埂村,全村只有一条硬化路。现如今,交通路网纵横交错,村村相通、户户相连。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挥行业优势,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高埂村予以重点倾斜、精准施策。2016年以来,高埂村建设建成环形路、产业路、乡村旅游路等各类道路42公里,群众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路修好了,现代农业企业纷至沓来,各类农副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周边城市。

“现在机耕路、产业路路路畅通,园区道路四通八达,企业发展更便利,我们发展产业更有信心。”该村九梓天香田园综合体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的基地已流转土地5000多亩,年产瓜果、蔬菜50多万公斤,可吸纳50多名贫困群众常年就业,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扶智——

“输血”更“造血”

扶贫要扶智,开展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6年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对该村贫困户子女实行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的全覆盖帮扶,补助金额共计35.7万元。

2015年,没考上高中的李雅梅一直在村里务农。家里生活贫困,母亲和哥哥眼睛有残疾,主要靠父亲李代山支撑。“我们家没什么门路,孩子这么小,又不能出去打工。”女儿的未来成了李代山的一块心病。

事情在2016年春节后有了转机。安徽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帮扶干部帮李雅梅联系到省城的华夏旅游学校就读。

“多亏交通运输厅帮扶干部们的帮助,孩子才能继续有学上。3年还给减免了9000块的学费。”李代山告诉记者,经过学习锻炼,女儿掌握了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现在在上海工作。

扶贫亦要扶志,为帮助李代山家实现脱贫,帮扶干部经常到其家中与李代山谈心,帮助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帮扶责任人还帮助李代山家建了养鸡大棚、搞起了稻虾共养。如今,脱贫后尝到甜头的李代山干劲十足,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憧憬。

改变——

美丽乡村颜值高

2020年8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高埂村入选。

高埂村凭什么?

记者在村里看到,一条条村道整洁平坦,二层小楼排排林立,房前屋后的院子里,家家户户种上了花草……一幅幅宜居乡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高埂村的新貌,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据介绍,近年来,定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村容村貌、兴业富民、民生法治等方面入手,努力留住乡土味道、展示新村风貌。

驻村扶贫期间,安徽省交通运输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推动生态宜居。推动居民安置点和村级道路周边绿化、亮化工作,特别是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使得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在文旅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驻村扶贫工作队推动建设高埂老民居、为民服务中心、图书室、卫生室、幼儿园、望湖亭等。现在,乡村大舞台、游客接待中心、廉政文化园、农耕文化展示馆、垂钓中心等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从“吃饱”到“吃好”,从“土坯房”到“新农村”,从“土路”到“硬化路”,脱贫攻坚以来,高梗村贫困群众挣脱了被贫穷围困的日子,土地上“长”出了新产业,乡村面貌发生了大改变,迎来了新生机。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2

绿道建设串联青山绿水 春意盎然打造万里长廊

从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上海黄浦江滨江绿道到武汉东湖绿道、广东南粤古驿道,在万物复苏的神州大地,一条条新建的绿道将中华大地装点得格外秀丽,绿道建设,将众多发展中城市串联于自然山水之间,让人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

一组组有力的数字证明着几年时间里中国绿道建设的成绩斐然:201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万公里。随着绿色旅游深入人心,人们更愿意选择在节假日、双休日选择去风景秀丽的度假区休养。初春阳光明媚,风景正好,绿道建设已成为践行国家绿水青山国策的重要支柱。近日,《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到2020年全国要新增绿道2万公里。

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曾语重心长地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总书记对整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绿道建设横亘于中华大地,旨在用绿色植被装饰中国的每一条道路,让每一位行驶在公路上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壮丽山河的美好景色。前段时间,一则中国创造奇迹、消灭毛乌素沙漠的新闻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与退沙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不同,绿道建设主要针对的就是汽车尾气污染,为有效防治污染尾气排放立下了汗马功劳。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人们在路上感受着生机盎然,将人文景观、全民体育、文化旅游、人文历史联系到一起,形成一张包罗历史文化与人文地理的大网,让人们能够感受生活大美好,在这样一个初春的季节,感受万物生机勃发的壮观景象。

绿道建设,更要注重其背后的附加值。通过建设绿道将每一座城市内的人文景点串联起来,使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感受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近年来普遍觉醒,自驾游、自由行层出不穷,中国人口庞大,非常考验中国道路的运载能力,这些绿道的建设将人们更好地引导到旅行的过程中,让人们身临其境在旅行中感受一路芬芳的美好,这可能也会揭示生命的意义。

绿道建设,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着城市土壤水分涵养量不佳的状况。绿色,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绿道堪比人体周身精密的血管,他们贯穿全身,为身体各部位带去养料,帮助身体运出废料,沟通内外,联结上下。绿道也是一样,他们盘踞在城市周边,为每一座城市带来鲜活的氧气,又送走多余的二氧化碳,绿色植被是人民的卫士,是整治大气环境、打赢绿水蓝天保护战的关键一环,我们应该为中央的规划鼓掌叫好,也应为中国未来的生态环境送去一份期待,相信不久之后一座座森林城市将来到我们眼前!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3

起笔美丽中国大写意 落笔绿色家园工笔画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8日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宽广。从全国完成造林0.4亿公顷,森林面积达2.15亿公顷到综合植被盖度超过55.7%,美丽中国的蓝图更加清晰。从1999年昆明世园会走进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始终不忘生态初心,牢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使命,开创了神州大地和谐生态的新时代。长城脚下,妫水河畔,我们正与世界共赴绿色之约、共谋绿色发展。

共享满园美意,共圆时代与自然交织绘就的园艺梦。一山一水一座城,一花一木一世界。无论湖光山色的园艺景观,还是水光潋滟的自然风光,都是最灵动的城市形象。过去,没有发达的网络和便捷的交通,园艺世界的美几乎只停留于书本和镜头,难以照进现实。如今,世界园艺博览会,这场被称为世界园艺界“奥林匹克”的盛会为我们献上一场荟萃世界园艺精华、展现全球园艺发展水平的盛会。北京世园会是一个“百园之园”,通过100个展园百花齐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各美其美的园艺交流平台,一场美美与共的园艺展览盛会。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齐聚北京,向全球宾客展现独特的园艺美景,在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珍惜大自然的财富和馈赠,在潜移默化中让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与责任深入人心。

共享满园绿意,共圆生态与发展互生共荣的繁荣梦。北京世园会是展现中国生态美的绿色窗口,更是向世界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理念的传播阵地。从1999年昆明世园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到2019年北京世园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不忘的初心和使命。2019北京世园会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行动,也是展示各国绿色发展成果、共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的重大机遇。位于世界园艺展示区的德国展园,展现了被评为2017年“欧洲绿色首都”的德国城市埃森是如何从煤炭和钢铁业中心转变为德国最优秀的绿色城市。举办北京世园会,让我们更加明晰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我们大发展的本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色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宽、绿色发展的伙伴越来越多、绿色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

共享满园和意,共圆国家与民族共同命运的幸福梦。共谋绿色生活是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美丽家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北京世园会是一场人与自然和谐的盛会,北京园以“四合院”作为核心景观,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刻画其中,彰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北京世园会是一场世界合作交流的盛会,北京世园会首次将园艺展示拓展到花卉、水果、蔬菜、草本的大园艺范畴,1200多种海内外珍奇花卉生长其中。北京世园会更是一场携手科学治理的盛会,2019北京世园会将用虚实结合的技术手段,为游客上演一场“不落幕”的园艺盛宴。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合,才能切实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只有和,才能真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全球生态文明之路。

起笔美丽中国,落笔绿色家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生态“大写意”到绿色“工笔画”,一幅绘制的融合绽放、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已然绘就。让我们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秉持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4

一位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因职业和所处生存环境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什么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认识各一、期待万千。行业所致,家人从事景观设计多年,在他们日常的工作之中,对于环境的理解和要求近乎偏执。耳濡目染,有幸在与家人的交流沟通之中得以瞥见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孜孜追求和持续探索。

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应是“环境+全民”,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一个合格的规划设计,应是普适的,不单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需求,还应注意其他少数群体的诉求。例如,一个公园娱乐场所的设置,既要满足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还要兼顾到老人和孩童的特点。滑梯沙坑、跷跷板、多功能秋千架的运用,让孩子们无拘无束、放飞自我。中老年们需要开敞空间,可随音乐载歌载舞、练剑挥拳,也可品茶闲话、下棋打牌,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时间的缓缓流淌。全民参与、全民共享,体现的是“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的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需要的是人人可为、人人能为、人人乐为的生动局面。“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环境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最终实现社会环境“人人满意”。

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应是“环境+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珠峰的征服,如果失去了人的坚毅,剩下的唯有皑皑的白雪;黄河的伟大,不仅是它对大地的滋养,更是它所孕育出来的璀璨文明。所谓的景观设计,不止是体现环境的美好,更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对自然取之以度、取之以时的环保意识──“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习近平同志曾在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说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种“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理念,要求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挥之不去的雾霾,地下水的污染和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民生和社会问题。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景观设计师眼中的环境,应是“环境+文化”,文化点缀,相得益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土民情。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就是对本土文化内涵的保护,景观设计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还需赋予环境丰厚的文化内涵,更加呈现多元文化绽放的生态理念。将极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民俗风情、传统礼仪巧妙融合于景观设计之中,以此唤醒历史的记忆、激发民族的情感。例如,绿道的设计本是用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绿道的开发,将一座城市的人文景点、地理景观串联起来,让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魅力。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文明的衰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美丽中国应是环境与人民、环境与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圆融无间、共生共荣。“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满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5

答好“自然篇”留住绿色生态之美

2020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战疫情,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奔小康,14亿中华儿女数条战线“多手抓”,全面发力、脱贫致富。值此第49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社会共识,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统一价值追求,答好“自然篇”携手共绘美丽中国图卷,我们时刻行动着。

尊重自然,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串联、生命相依。山水林田湖草是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人类作为是自然生态链中的一环,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让生态串联、生命相依的共同体得以在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美丽家园中释放“绿色福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秉持休戚与共、平等相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

顺应自然,让“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多向发力、同向偕行。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构筑一体化绿色产业体,深入推进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目标任务的精准治理、综合整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工业革命到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以来,见证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路是行不通、走不动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要贯彻生态与绿色发展理念,打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组合拳”,做好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大文章。要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绝不可做为了经济发展而违逆自然的事,绝不能亲手毁坏大自然给予的“生态屏障”。

保护自然,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落地生根、掷地有声。我们从西溪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金名片”可以看出,湿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生态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后劲、积蓄潜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保护自然如同保护眼睛般,就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不落实“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理念,带来的就是“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巨大代价。大自然毫不保留展现给人类积淀的瑰宝,是要我们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确保荣辱与共、互利共赢落地生根。要做好大自然的“代言人”,讲好保护自然中国故事,厚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确保环保宣传教育培训及时跟进,从身边人、身旁物、小事点滴中留住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之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答好“自然篇”是对每个人的严峻考验,留住绿色生态之美,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让“美丽中国”成为人与自然永恒不变的发展底色和执着追求。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6

“软硬兼施”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地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坦的道路、错落的农舍、别致的山色、各具特色的村落……都会让人感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感受展开的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各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绘就了农村发展的美丽新画卷。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村通公路、通讯和电力,基础设施基本建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一些与社会文明相悖的习俗还在延续,一些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很匮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意味着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需要在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同时,加大农村精神文明等“软件”建设,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中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从“硬”夯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以问题导向,注重加强乡村垃圾处理、农作物存储、能源使用、空间布局、饮用地表水等方面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推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突出问题的解决,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不断解决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农村保障和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从“软”升实力,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力度。注重建立和完善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把文化建设的投入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注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要注重加强群众文化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和业余学习等方式,不拘一格地加大农民文化教育,提升农民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生活。

从“实”树新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发动群众自觉摒弃那些与现代文明不相符合的旧风陋习,积极投身到农村文化新风建设中来,自觉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崇尚敬老美德、抵制封建迷信思想和陈规陋习的文明新风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争做文明的典范和楷模,争做和谐生活的创造者。另一方面,要注重优良家德、家规、家训等的挖掘和传扬,把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向善、勤俭持家和诚信友善等融入村规民约,加大符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明新风传播力度,让文明之花在广袤农村大地盛开绽放。

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就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坚持补短板、谋长远,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让新时代广袤乡村真正富起来、美起来、乐起来。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7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环境+”的三个维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创造性提出“两山”理念,1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共建“环境+全民”,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实地调研、深入探索的成果,是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正面回应。我们唯有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凝聚“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人民智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方能更好地为人民创造“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最终实现社会环境“人人满意”。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共建“环境+自然”,敬畏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说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绿水青山,不仅要体现环境的美好,更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排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对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环保意识。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雾霾问题,多处河道的严重污染以及因植被破坏而造成的土地沙化,不断频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背后更是民生和社会问题,发人深醒、引人深思。我们所追求的不是gdp冷冰冰的增长数字,更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而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党员干部要时刻践行“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真正把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牢牢“挂钩”,产业发展让钱袋子“鼓起来”,美丽宜居让幸福感“嗨起来”。

共建“环境+文化”,文化点缀,相得益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土民情。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就是对本土文化内涵的保护,环境设计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还需赋予丰厚的文化内涵,更加呈现多元文化绽放的生态理念。将极具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民俗风情、传统礼仪巧妙融合于环境之中,以此唤醒历史的记忆、激发民族的情感。例如,绿道的设计本是用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但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绿道的开发,将一座城市的人文景点、地理景观串联起来,让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魅力。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文明的衰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美丽的水观音作文篇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看山望水话美丽乡村建设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陕西省政府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消息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曾在这里战斗了13年,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这片厚重的黄土地,同样见证了延安人民与贫困抗争的不屈岁月。这是延安发展史上的一次跨越,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老区人民追梦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你或许不曾想到,人们印象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延安,2016年获评全国森林城市,植被覆盖率如今达到81.3%,银装素裹的荒原雪景已被“整片深绿”所取代。漫步乡间小路,咀嚼记忆的山村韵味,伟大的延安精神与厚重的黄土地,再加上乡村古朴简素的自然风貌,让人忆起浓浓的乡愁,生态环境变好了,再加上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面向明天,革命圣地崭新的容颜已在眼前。

环境一变天地宽,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乡村,雾气升腾、炊烟袅袅中,山青水绿,朵朵白云从山顶飘过,恰似人间仙境,我们必须保留这份记忆。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要依托乡村的“山、水、石、林”等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村庄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点,全域式规划,景点式打造,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要保持乡村原有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原汁原味的乡土和历史文化,和睦亲善的人际关系,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家”的感觉,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只有这样,美丽乡村才有内涵和灵气、活力和生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书节的作文300字作文精选8篇

想象类的作文300字作文8篇

难忘的一刻的作文500字8篇

战争的孩子的作文8篇

描写夏季的雨的作文8篇

炎热的夏天作文200字8篇

春天的树作文200字8篇

写校园的景物的作文8篇

羊的作文300字模板8篇

爸爸的爱作文400字作文模板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93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