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写作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力,对于新鲜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优质的心得体会是会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不断地升华的,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1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我觉得是一本很值得小学数学教师一读的书。在这本书中记录了黄爱华个人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同是数学教师读后更令我惭愧,黄老师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觉得身为教师,特别是一名理工科的数学教师,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不放弃学习与阅读的习惯。他从走出校门,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从教以后,他更是流连书海,如痴如醉,页页精读,行行品味,字字琢磨。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钻研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他研读过数学教学法,比较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以掌握儿童发展的认知规律;分析过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过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不断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每年新年伊始,他都会列出书目,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专著,读中外教育史,读中外教育名著,并做好阅读札记。多年来,所做的笔记就有80多万字。书,是他最好的朋友。学无止境,生活中的万物在他眼中都好似一本本鲜活的教科书,而他则是那一个最痴迷的读者。因为,他坚信:向书本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向他人学习,因他人而智慧;向万物学习,因万物而智慧;无所不学则无所不智也。
如果说,学习是成长的原动力的话,那么,思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黄爱华老师说:思考,让我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正是思考,让我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还是思考,引领着我的.人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黄爱华时刻都在备课,把生活中的情境灵活的运用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十分自然,又让他的学生觉得数学确实在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
他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老师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
在教学方法上,他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
美妙的课堂还来自于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把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便能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的结尾,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说出谁是几的倍数。当最后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他便问:“老师出一个什么数时,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学生们大声回答:“1”……在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上,当课上到这里,全场800多名教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之,在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阅读得比较粗浅,借用一位老师的话“与其说黄爱华老师是一位名师,倒不如说黄爱华老师是一本书,一本只有认真思考、认真实践后才能读懂的书”。我想,这本书今后我不光要熟读,细品,更要在教学中实践。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2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
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
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周老师结语:一个人是否杰出,主要表现在他的行为上,而行为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教育和家庭更应该在此关键时期加强配合与联系,相互协助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这里我为各位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提出三项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
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
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三、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
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3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这门课程,让我体会到: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对学生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好老师能飞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优秀教师应加强个人品味的修炼,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照学生。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爱与智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孩子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师爱的内涵如此丰富,意义如此深远,唯有用智慧将这份爱编码,用精密的讯号,通过畅通的渠道,才能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正确解读。
通过《师爱的`智慧》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许多的观点也让我感受很深,相信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4
两天的智慧课堂学习之行,聆听了科大讯飞关于助理教育信息化变革主题报告、蚌埠二中校长关于“聚焦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报告。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逐步的变革。
第一天参观了合肥七中和八中这两所学校,感受了这两所学校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习了合肥八中的生物老师的一节课——“基因的表达”。这节慕课中,让我们看到八中老师们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智慧。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总结和分析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学生讨论、交流和总结。这节课,老师使用平板辅助教学恰到好处,让学生对比两种基因表达过程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拍照上传。平板教学让老师能及时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思考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第二天的学习是实验小学邓老师的数学课。课前邓老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自学;课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抛给学生,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邓老师则是适时地启发、点拨、引导。通过学生对学生质疑,慢慢引导学生往正确方向思考,不断比较总结,最后巩固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看别人的课,想自己课的问题”这两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也思考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两者之间的差别和转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课堂教学流程结构,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两天的学习体会到这几所学校对翻转课堂的积极探索、用于尝试,是的,要在教学上取得突破、取得成功,必须有目标、不忘初心,不断学习和探索。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5
做智慧型父母,给孩子一片灿烂的天空
为人父母,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不在孩子的身上寄托自己的人生梦想?从孕育孩子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神圣地任命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又有谁生来就会当爸爸、妈妈?生来就懂得怎样教育培养孩子呢?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我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都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艺术家。但有些事却往往事与愿违。 当我们看到父母节衣缩食培养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却成为只会做考卷,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的无用之才,我们揪心的发现:是我们这些有着无上母慈父爱的家长,亲手掠走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少年的烂漫,拽着孩子的手,把他(她)推进了人生的死胡同。我们能不痛心疾首吗?!痛定思痛,我就发誓:我绝不让我的女儿做这样于国于家无用的书呆子!我要让她快乐、健康的成长。不管她今后会从事什么职业、成为何种身份,但起码她要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人。
在此,请允许我将自己家教路上的点滴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
__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兴趣本身就是破译的密码。
对孩子而言,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构成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天地。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使他们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打开门窗,带着孩子走进这奇妙的大世界就是我们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
从女儿出生至今,我一路陪伴着她,散步路上赏花观月、数星星、撒下面包屑捕捉蚂蚁;郊游时节摘野果、垒沙城、摸鱼虾、挖土灶、忙野炊。让她在呼吸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我们一起饲养小动物:蚕宝宝、鸡娃娃、小鸭、小兔、小金鱼、小蝌蚪、小乌龟、小螃蟹„„许许多多小动物都曾是我家动物角中嘉宾,在给它们换水、喂食、清洗的过程中,女儿懂得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爱心;吃过的果壳、喝过的饮料瓶、用过的碎布、线头,都是我们的手工材料,在动手制作中,女儿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在我们为她创设的一个个情景中,她不知不觉地增添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爱好:唱歌、跳舞、弹琴、画画、讲故事、阅读、写作、朗诵、演讲、手工小制作„„而这些兴趣爱好使她有幸结识了许多朋友,也让她体会到更多的人生快乐。
在孩子们眼里,世界是全新的、奇妙的,所以,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他们的探索。做家长的只能引导或激励而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横加指责或扼杀。
女儿四岁时,幼儿园快速阅读教学成为一股时尚之风。在经过严格的智力考试后,女儿成为幼儿园快速阅读实验班中的一员。第一天就认了八个汉字:团、结、勤、劳、勇、敢、诚、实。我们夫妻俩都感到惊喜、兴奋,谁知还没等我们从神童梦中醒来,她第二天放学回家就罢工,坚决不学识字了。等女儿睡觉后,我仔细研读了她的教材,我发现教材的字里行间确实找不到孩子的语言和孩子们那唯美、泛灵的童话世界,第三天我送女儿入园后,经老师允许留下来听了一节阅读识字课。我亲身感受了识字课堂的枯燥无趣,于是,我们做出了放弃快速阅读实验的决定。从女儿重新绽开的笑脸上我明白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二、 把握机会,发掘和锻炼孩子的潜能 让我们细细回顾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有那么一些令爸爸、妈妈惊喜的出色表现。这些难忘的镜头正向我们展示着孩子身上潜在的能力和素质。可惜的是,忙碌的父母未能及时察觉,也由此错过了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
不到两岁就双目失明,而且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16岁考入哈佛大学,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她的书被翻译成50种语言畅销全球。她的杰出才能使她成为五大洲近30个国家的盲人、聋哑人利益的代言人 。为什么海伦凯勒能在身体严重残疾的条件下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因为她拥有深爱她、了解她、相信她的父母亲和家庭教师。是他们及时发现了海伦阅读书写语言表达的兴趣和优势,又及时科学地加以教育、引导,所以说,海伦的成功是智慧型家教和爱心创造的一个奇迹。
正如只有一个海伦凯勒一样,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举世无双的唯一。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了解孩子,发现并把握机会,我们就会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孩子多么与众不同,多么了不起! 我女儿一岁半上幼儿园时,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的教育培养下,她与同龄甚至比她大的孩子比,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表现能力呈现明显的优势。为了让她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特长,我们精心创设了讲故事、打电话、小品表演等活动情景,在这些小把戏中,我们发现爸爸妈妈给予的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简单的夸奖,都给她带来快乐和鼓舞,也从中找到自信。她的很多令我们惊讶的潜质就这样一点点地被发掘和锻炼出来。
在她成长的这十一年里,先后多次参加学校、省、市、以及全国性的各种活动。三岁半参加全省欢乐家庭文艺比赛,六岁参加全省校园歌手擂台赛,七岁登上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九岁参加全省小公民道德建设演讲赛、全省才艺宝宝表演赛,十岁参加全省学习“__”演讲比赛,还有运动会、学科竞赛、晚会主持、学生干部竞选等,每一次、每一个活动的参与,都让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并努力学习,克服不足。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次难得的机会,让她走出了生活的小天地,看到外面的大世界;让她结识了许多大朋友、小伙伴;让她在刻苦学习和训练中亲身体验了奋斗追求过程的艰辛和最后成功的快乐。
三、 潜移默化,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
从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我们找到了“以学立业,以德立身”的真理。因此,在培养、发展孩子能力的同时,我们不敢忽视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培养。 这一代独生子女大多或隐或显的存在着个性张扬、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毛病。尽管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但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因为他们并不是不懂,而是做不到。这种知、情、意、行的不一致性,恰恰正是他们的年龄特征。 记得女儿刚入幼儿园不久,为争夺一个小板凳咬伤了一个小男孩儿的手指,得知情况后我狠狠批评了她。可她非常不服。说:“第一板凳是我的,他抢我的这是他的不是;第二因为他不还给我,我生气咬了他,我看他哭了对他说了‘对不起’。”我听了没给她一个期待的评判。而是向她讲了一个《坏脾气伤人又伤已》的故事,为了让幼小的女儿弄明白故事的真谛,我找来了木头、铁钉和锤子,和她一起演绎故事的情景,用移情训练的方式让她体验伤人和受伤的不同感受,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去看望那个被她咬伤的小伙伴。向人家真诚的陪理道歉。就这样女儿慢慢的学会了与人相处。从此,她成了校园里最有人缘的孩子,她的友善、随和和热诚为她赢得了许多好朋友。
其实,德育往往是在细节中完成的,正如“春雨润物”一样“细无声”息。
五年前,我婆婆不小心摔伤了腰椎,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我每天下班后烧饭洗衣,给婆婆喂饭洗澡,服侍婆婆大小便„„过度的劳累诱发了我的心脏病。有一天晚上,我照例帮婆婆洗完澡,但当我去倒水时,却晕倒在洗脸间。丈夫和女儿闻声跑过来,看到我已昏迷得人事不醒,在地上磕破的后脑袋流了许多血,他们都吓坏了。我被送往医院急救,等我苏醒过来,发现女儿泪流满面的守在我病床前,用她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托着我输液的手,见我醒来,忙说:“妈妈,你不要再管奶奶了!你又不是奶奶亲生的。让姑妈她们来管她。不然你会累死的。”我听了非常生气,女儿虽然懂得心疼妈妈,但小小年纪却待人如此冷酷。我意识到过去我们教育的盲点和孝道教育的紧迫性。那天我给她讲了许多。我告诉她:“奶奶生养了包括你爸爸在内十三个孩子,也是像妈妈关爱照顾你一样照顾爸爸他们这些孩子,妈妈只生养你一个,就很辛苦,奶奶那时该多么艰难啊,现在她老了,病了,我们怎么能不管她,不讲孝道呢„„”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想明白了,从那天起,她天天给奶奶梳头、端茶递水。放学回来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奶奶床前,陪奶奶说话。 我们知道德育只能渗透在生活细节中完成,所以我们总是在具体情景中巧妙而真诚的与她进行心灵的沟通。她在友善而真诚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着,她幸福的被所有人关爱着,也渐渐懂得了去关心、体贴他人,懂得了珍惜感情。同学病了,她主动送往校医务室;老师声音嘶了,她悄悄拿零花钱为老师买去清咽含片;父母生病了,她主动端茶倒水;三八节、教师节到了,她带领同学们布置教室、筹划班会,为每一个任课老师送上孩子们亲手制做的小礼物„„
女儿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下,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着。我坚信她会走好她自己的人生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坚信,今天我们给她一个机会,明天她会还我们一个精彩!
有句广告词说得很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为孩子在宇宙间搭建一个大大的舞台,让她舞出她生命的风采。让我们用智慧的母慈父爱为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让她像鸟儿一样展翅翱翔。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6
近期,我阅读了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此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
这本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阅读了之后给了我一种思想的启迪:教师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源,而当了情绪的奴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学生出了问题,也是因为教师不够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师生关系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问……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的标题之一,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把一份信任送给了老师,我们就要把每个孩子铭记在心,放下姿态,蹲下身去,亲近孩子,主动和他们交流。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除此以外,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
王老师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师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不正是我的写照?每每看到这本书里面那些鲜活的案例,心中的那些愤懑就会少点,虽然教育生活中总是存在缺憾,但每一次的缺憾都能让我们再次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思考,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读和的智慧心得体会篇7
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几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进行的有声有色。读完周仁康老师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发的意义与目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这本书,对校本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下面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点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1、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3、差异性教育: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