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针对性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制定,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加法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加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
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 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学生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天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二个问题。
?设计意图: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教学例题时,出现两个条件后,分次呈现两个问题,指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思考、交流、汇报的方式,弄清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连贯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提升
(一)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学生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并掌握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检验结果,培养学生主动检查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认真解答。
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索,能归纳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
难点:异号两数如何相加的法则。
学习过程
一、 预习自学:
1、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2、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3、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4、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5、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5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6、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0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请你列式计算,并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小组讨论展示)
二、 教师点拨
知识点一: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
同号两数相加: (+5)+(+3)= ______.(-5)+(-3)= ______
异号两数相加:(+5)+(-3)= ______;(-5)+(+3)= ______;
(+5)+(-5)=______
一数与零相加: (-5)+0=______;
知识点二: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结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例题精讲;例1(学生自学,教师示范。注意解题步骤)
四、课堂练习;36页随堂练习与习题(小组展示交流)
五、当堂检测;
1.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下列算是的意义,并计算出结果:
(-2)+(-3);(-3)+2
2.有理数加法法则:
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计算:(+15)+(-7);(-39)+(-21);
(-37)+22;(-3)+(+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关键:通过实例引入,循序渐进,加强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发现法、归纳法、与师生轰动紧密结合。
四、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t;/p>
例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2)(-4)+(-3);(3)(+4)+(-3);(4)(+3)+(-4);
(5)(+4)+(-4);(6)(-3)+0;(7)0+(+2);(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例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例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题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作业设计
1.计算:
(1)(-10)+(+6);(2)(+12)+(-4);(3)(-5)+(-7);(4)(+6)+(+9);
(5)67+(-73);(6)(-84)+(-59);(7)-33+48;(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3)(-0.5)+3;(4)3.29+1.78;
(5)7+(-3.04);(6)(-2.9)+(-0.31)(7)(-9.18)+6.18; (8)(-0.78)+0.
3.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六)板书设计
1.3.1有理数加法
一、加法法则二、例1例2例3
加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画圈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到10的水果卡、笔、(人手一份),1到10的数字卡和圆形小卡片10张,箱子一个(里面装着数量1到10的'物品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认识单双数的学习经验。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通过画圈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活动难点: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画圈数数活动正确判断并区分单双数。
活动过程:
1、给水果画圈,找单双数。
(1)圈画1—10的水果卡。 (将图上每个盒子里的水果每两个圈在一起,重点是让幼儿会每两个圈在一起,先数共有多少个水果并填写数字,再来找朋友把水果圈起来。)
师:今天小猴去果园摘了许多水果,请小朋友帮忙数一数每个盒子里水果数量,数好了就填在盒子下的小方格里,再给他们找朋友,把盒子里的水果两个两个的圈起来了。
(2)观察以画过的卡片。
师:你们都给水果找完朋友了,是不是每种水果都找到了朋友?
教师小结:我们给水果找好朋友后,发现两个两个圈画能把水果圈完的是2、4、 6、 8、10,我们把它们叫双数,两个两个圈画最后总剩一个的是1、 3、 5、 7、 9,我们把它们叫单数。
2、操作1—10数字卡,可以区分单双数,发现10以内最大的单双数和最小的单双数。
师:现在呢!老师把这些数字宝宝请出来,请告诉老师哪些数字宝宝是双数,那些是单数吗?单数有几个,双数有几个?最大最小的单双数是哪个?
3、做游戏“摸宝”
(1)规则:幼儿从箱子摸出宝贝后,数数里面物品个数几个,是单数还是双数。
(2)游戏2—3遍。
4、“抱一抱”游戏活动。
评析:教师教态自然,很富有感染力。数学的概念也比较清晰。最后游戏结束后,可用语言提示自然结束,不必再坐回位置上效果会更好。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归纳法、操作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加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三(教材第96页第1-4题)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6、5、4、3、2加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选其中的一两道说说计算的想法。
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8+()=10
()+2=7
5+()=8
7+()=9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1题。
(1)课件出示第1题三组题,学生在书上算出每组题的得数。
(2)比较每组中两道加法算式,看看有什么联系。
2、完成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情境图。
(2)请两个学生进行示范,介绍游戏方法。
(2)组织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按顺序报题,一人说得数。
注意点:练习前,要让两个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想法。
3、完成第3题。
(1)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汇报答案,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
(3)请做错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4)订正做错的题目。
4、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分别有几人?
(2)出示第一个问题: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3)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后组织汇报交流。
(4)出示第二个问题:拍球的和打乒乓的一共有多少人?
(5)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后组织汇报交流。
(6)让学生思考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7)汇报交流,指名进行列式计算。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教案篇5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加法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问到:"小朋友,我问你,10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加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解析: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 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搜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扶着学生学习了例1,例2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引导他们用解决例1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的学习例2,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算法优化的思想】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基础训练,使枯燥无味的连加、连减的计算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比优质课教案8篇